编辑:admin时间:2024-08-05 15:10点击数: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这从战略高度指明要加强文明文化标识符号的提炼和时代阐释,通过符号叙事破壁架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文化符号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重要载体,人类文化文明依赖于各种形态符号的承载,实现代代承继、薪火相传。特别是在当今高度符号化的数字媒体时代,重视提炼打造中国城市文明标识,持续增强城市文化符号国际传播效能,成为推动城市出海,讲好中国城市文明故事,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图景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在社交化、移动化、视频化的国际传播格局下,创新打造文化符号、发展城市ip经济逐渐成为众多城市关注的焦点议题。一时间“西安盛唐密盒”“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节”等竞相登场,符号化策略已然成为打开城市国际传播新格局的一把密钥。文化符号作为城市文化资源的凝结与呈现,既是承载观念的形象,也是表达意义的形式,代表着城市独特的精神标识,具有简洁、生动、易理解、易传播的特点,在促进城市对外推广、讲好城市故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们所熟知的城市符号有北京的长城、上海的外滩、成都的川菜等,这些文化符号既发挥城市名片作用,维系其城市特色形象的差异区分力,同时又具有对异质文化叙事的连结融通力,有效地传递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丰富信息,快速建立起人们对城市特点的直观印象,容易被海外受众识别、理解和喜爱。
创新文化符号叙事讲好中国城市现代化故事。城市文化符号随着城市发展在不断地演化与丰富,这是一个复活城市文化记忆、呈现城市文化脉络、彰显城市文化精神的过程,这不仅是对城市传播的品牌化推动,同时还有利于展示全面、立体、多彩的城市形象、中国形象。在国际传播中,要善于围绕文化符号进行意义阐释,不仅呈现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播为人所津津乐道、业已为人所熟知的内容,还要讲述新故事、引领新话题,为城市故事注入更多时代发展的内容,挖掘展现城市的新内涵新形象,打造具有价值的城市文化符号,讲述好中国城市发展故事。城市建设故事、城市治理故事代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前沿,是对外讲好中国城市故事取之不竭的素材,更是“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部分,因此特别要打造能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呈现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新文明的城市文化符号,在城市国际传播中建立起符号认同、意义认同,乃至促进更广泛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
推动形成城市文化符号ip产业化发展模式。城市文化符号的打造需要结合实际效益,围绕文化符号的ip挖掘与开发形成文化产业链,通过产业化运作推动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联动发展,构建城市文化符号经济体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规模效应。一方面,文化符号在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文化服务等环节中,立足独特的在地文化资源,提供贯穿一致的主题和意义,为文化产品赋予叙事性设计和故事价值,用有价值的符号ip提升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与传播生命力。另一方面,围绕城市文化符号体系的产业化开发运作,促进城市文旅产业、创意产业和传媒产业的发展,实现城市文化符号从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转变,促进城市文化经济发展、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城市国际传播三者相融互促、相得益彰。
善用数字智媒提升城市文化符号国际传播效能。在当前数字传播技术和智能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国际传播需要紧跟媒介技术发展步伐,适应“互联网 大数据”融合传播的视角和情境,发挥文化、科技、传播三者融合的优势,应用数智技术创造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品牌形象,构建城市符号传播的逻辑框架,协调全方位媒体传播策略,多渠道立体式提升城市国际传播力。借助新兴媒体平台塑造与展现城市文化符号,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传播,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全新语义场,构建出既具历史底蕴又有现代意味的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对城市了解、想象、体验的需要。应用网络媒介科技推动符号传播互动,使受众自愿成为城市文化的喜爱者和传播者。利用电子游戏、元宇宙等新媒介技术手段,扩大城市文化符号在海外青年群体中的流行度和知名度,提高城市文化符号的广泛认同度、美誉度,使城市文化符号成为城市形象无形资产的一部分,实现城市国际化发展和国际声誉提升的双赢局面。
城市文化符号国际传播要适应“参与式文化”环境。随着互联网技术全面渗透社会生活,注重创造与分享的“参与式文化”应运而生。这意味着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到城市故事的创作叙事中。因此在社交媒体时代讲好城市故事需要转换思维,善于通过城市符号叙事吸引受众,让每个个体都有机会接触与分享城市文化,并成为城市符号叙事的主体,通过不同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城市的多样魅力,从而增强与深化城市国际传播效果。此外,要借助文旅业蓬勃发展的东风,围绕城市建筑、历史街区、文化遗址、名人故居等物质遗产符号,打造城市文化地标和城市文化空间ip,通过故事与技术融合创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充分发挥城市空间交流共融的传播效能,生动诉说城市发展历史、表达城市文化个性、呈现城市新风貌新气象,不断赋予城市文化符号丰富的内涵,提升文化符号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安全,不断开创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征程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